丛林周刊153期3主编伤痕,中国画艺术沙龙专题之一
2019-11-19 10:50:55
  • 0
  • 0
  • 10


中国画艺术沙龙专题

               罗唐生主持、整理(有增减)

开篇:

时间:2018年12月2日星期天下午

罗唐生:一八八十年代的法国以左拉、莫泊桑为代表的梅塘晚会,掀起了让世界瞩目的自然主义宣言,成就了大文豪左拉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也将塞纳河上的梅塘推向了世界,依着这个思路,昨日应福建几位大家的要求,筹备了几周,综合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反思后在闽江上下杭陈涛艺术空间等六个场所开辟时空艺术沙龙。本艺术沙龙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世界,就哲学、自然科学、美学、书画艺术进行线上线上有计划地在福州地点每月安排1一2次时空对话,以高端大家为主,以歌德谈话录为模式拓展视野,以陶潜及卢梭等平民思想为根本,深度挖掘人文高地,探索艺术真谛,扩大视野,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服务人类和广大民众。

此次参加艺术沙龙的均是集诗书画评论的福建和全国大家,大家就中国画和书法诗歌进行思想碰撞,达到升华,总结经验,开花结果,达到修身养德,以利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人类留下一些艺术精神食粮。

闽江源时空艺术沙龙 首期闽江时空艺术一中国画与书法艺术漫谈圆满成功。

12月2日下午3时第一期闽江源艺术沙龙,现场参加沙龙的艺术家有:

国画家:黄莱教授

人物画家:东方健

人物画家:刘瑛

作家及花鸟画家:黄河清

书法家:叶发础

作家诗人书画评家:罗唐生

联络处秘书长:田梁大

设计师:陈涛

书法家:唐芯

网络空间有:

画家:杨挺、李辉、冯小莹等

评论家:伤痕、大雁等

植物学家:青色

省内外地及省外线上交谈。感谢陈涛艺术空间的鼎力支持。关于我的回答在朱子缘闽籍书画名家对话均做过描述。建议下期移至奥体黄莱和旗山艺术沙龙:佛教艺术、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大家有什么建设性批判可以畅所欲言。最后收入闽江源艺术谈话录中。感恩大家!

唐生心语

黄莱:

我先说说洪惠镇。洪惠镇是著名美术评论家、厦门大学教授,这个人不得了,我第一次见到他是第一届花鸟画展。

东方健:

他研究美术史比较深。

黄莱:

这个非常好,我说他是二十一世纪的李叔同(佛名:弘一法师)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一点都不为过。他与李叔同非法相似,没子嗣,没老婆,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然后你看他人呀!非常超脱。我前两年到厦门拜访过他。他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东方健:

 他这种研究美术史的人眼光都比较毒。

黄莱:

他的山水画很棒,真的是妙笔生花。

东方健:

他画得是那种浩茫的宇宙。

黄莱:

对对对!他对绘画的把握是从哲学层面去考虑。他画传统画也画得很好,他教学生也是教传统的。他的创作完全由自己的思想去画。我一直对他敬佩的是他的眼光。

东方健:

你们会互相欣赏,也是彼此之间的眼光都很好。

黄莱:

我的画展有个美术馆长看到洪惠镇上去很高兴。他是认为平时一般人请不动洪惠镇,我是个人的关系请到洪惠镇。通过这次画展,洪惠镇认为他一直鼓励我走这条路是对的。看到我请到的有文学的、企业界的、收藏界的、教育界的人士,画画的也有,洪惠镇很好高兴。他认为画展就应该有各界人士参加,才不会有局限性。画画嘛!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你只要有一定文化素养就能欣赏,一定有审美的看法。所以看到我请各界的人士来,他很安慰。你别说许江,他在上海办画展时,他在艺术师范任教,很注意各大刊物。好的,我都会复印下来,我看到他请的人都是上海哲学界的朋友,没有一位画家。我就想:难道许江会请不到画家吗?所以说,许江还是有头脑的。我是很佩服许江的,听他的讲话和写的文章来看,许江是有思想的,不是单纯画画的,他的油画有追求,更有自己的一种思想。从他的研讨会请的人来看,都是请哲学界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的,中国画还是要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这就回到潘天寿所提出的,我们国画的基础到底是什么?还是哲学做基础。后来我又开了个研讨会,是孙绍振做主持。我也是请各届人士。

从我两次开研讨会的情况来看的话,对我的作品有话要说,包括那些不是画画的行政官员,说得非常好。你看象福建教育厅纪委书记魏萌和安全厅罗厅长,他们说,我的作品觉得很少看到,很新鲜。他们说得也很客观,不可能大家与我的想法一样,的确我的作品有别于其他画家的样式。他们看到我的画,觉得有话要说。所以我的研讨都是开到下午一点,后来不得不宣布暂停。

而且,我自己也觉得很安慰,安慰在那里?我们的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他们在我的画面前尽管有这样那样或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但更多是他们对我的肯定。我几十年的探索也没有白费,也是对我最大的褒奖。还有一点就是从中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画家的作品,不是只有画界的人才看得懂。从某种程度上讲,各届人士尤其是有文化素养的人,他们有时对画画的认识,从某种意义来讲,比专业队伍的所谓的画家更为深刻,更能直接说出对绘画创作本质的深度理解。它不是从表面上,而且从绘画的现象,透过现象背后看到绘画的本质,看到中国画的特质,看到中国画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举办研讨会,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存在的价值。通过我个体现象的剖析,所折射出的是这一种,应该说是有一点学术意义上的现象。

大概是八九离十,您的画(指东方健)才真正是体现中国文人画延续到今天时代发展的脉络,您应该才是代表。我一直感觉到有一点,前段时间流行的新文人画,特别是江苏很热闹,代表的是刘xx——少去谈文人画。其实文人画上海徐建融,当时连续发表在美术报上的几篇大文章,他针对新文人画家所谈的对文人画的观点:文人画要分专业文人画和业余文人画。我是赞成的。专业文人画历史上,比如从宋到元明清一大堆,包括宫廷画家,加上他们专业技术、技法非常到位,可以说他们一辈子从事绘画创作,这种专业文人画家,本身是文人,加上专业到位,这种文人画家与相对绘画作为娱视的文人来说:他们才是代表专业画的主流人群。而那些将绘画作为娱视,聊以自慰呀!不计较绘画造型呀的;与这些业余的有天壤之别。

所以说,那些所谓的文人画,不能作为文人画的代表,这里面一定要有个区别,徐建融认为历史上这个两条线上。业余文化画是一笔草草无所谓了,聊以自慰,纯粹是精神寄托。专业文人画家讲究专业的技能和笔墨的功夫,这是两回事。这里要强调一点,前提他们都是文人,首先是文人,而且是真正的文化,不是附庸风雅,本身对文学呀!等等!都有修养。这里我就不举例了。我昨天忽然发现我收藏了一张徐渭的书法作品。

我一打开。第一眼,它真叫做摄入你的心魄。原因在那里呢?我发现徐渭的那种狂草,真是从他那个字里行间里面道出那个身世啊!那真叫做五味杂陈啊!他内心的深处那种怀才不遇,遭受人间挫折那种,非常复杂的一种情怀啊!跃跃在那书法的线条上体现出来。那种书法,真的,我跟你讲,我现在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我一直觉得他那个书法绝对不是一般的普通书法家能做得到的。

你的心扉突然间有会有一种强烈刺激的感觉,这里面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不是说谁看见徐渭这样的书法,都认同,这里有书法家哈!我讲外行话,我是讲我的感触。好像是早上什么时候打开看。。。我有收藏了。古人说过一身者动本身,一前者就动起来。那也就是说,当你这个上称的作品,遇到有一定眼光的人,两个视线碰撞的时候啊!当然,要有相互吸引的眼光,他才能产生碰撞。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就说,可能我这么多年了,对艺术的这样一种创作、研究,可能也慢慢慢慢慢慢铸造成我现在的这种眼光。但是我当然这种眼光,我对徐渭的那种所迎面而来抒发出洋溢的气息,碰面的时候,就是我刚才讲到我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啊,以后我可以慢慢静下心来,写读后感什么的都可以。但是现在我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述,他对我的心魄震撼。

现在还是回到我要讲的话题,记得上次在神龙谷饭后的时候,在那个家里面我跟你讲过。虽工不贵的一个话题,也就是“工”与“贵”的关系。现在可能这个话题就是这个沙龙活动我的一个发言。这个“工”与“贵”贵的关系呀!

这个,虽“工”不“贵”这个话题。我为什么会有这样如此的感触,就是因为刘正成先生。这个命题是我们刘正成提出的,他是国际书画界的书法协会的主席,他是有身份的人,他在好几次讲话中提到虽“工”不“贵”,他说的是书法界,但它对国画也是一有关系,他特别提出现在的书法系有的人虽“工”不“贵”,大家在座的都是行家就不要解释了对不对?当然书法提出虽“工”不“贵”还是有很多现实意义。我们罗唐生这个大诗人对书法也有一定的造诣。我从他平时对书法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工”与“贵”都有一定的见解(罗唐生,我是学习的)。我今天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工”“贵”的关系在书法界普遍存在?联系到国画界也存在这个话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偏颇,不要偏颇。你强调了“贵”。所谓的“贵”就说作者要有文化素养,要有思想啊!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贵”一定要建立在“工”的基础上。上次我简单跟柯健兄弟聊了一下,他赞成我的观点。那说明我跟他之间是有共识的。

当然,我们形成共识的人还是很多的啊,我的意思说。讲“贵”的同时,假如说你忽视了“工”的重要性,你的“贵”是不能成立的。同时反过来说。假如说你在“工”的基础上,不强调“贵”的重要性,你这个“工”就很容易滑向工匠、功利。刘正成指出:苏东坡本人曾经说过:“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这是很有名的书法评价标准,他提出了“工”和“贵”两个审美范畴。“工”就是要承认你的书法技术,不是说你这个人品德不好字就写得不好。但是,你“工”好,并非就“贵”。这个“贵”就是人文价值尺度。王铎“工”书,他技术上好,但他当了汉奸,按我们民族国家的历史价值观来看,他的字就是“虽工不贵”。

我会觉得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贵”,而忽视了“工”,有这种现象,我今天还要重提这个话题,这里我不站任何角度上。我就是强调一点,不管是“工”也好“贵”也好,首先要“工”。假如说你没有“工”基础,你的“贵”是“贵”起不来的;反过来说你“工”没有“贵”作为你精神层面支撑着内在学术的含量,你的“工”就会变成工匠工艺。你就上升不了精神层面,所以“工”与“贵”的关系。我要说现在过多人强调了“贵”而忽视了“工”,我今天要为“工”呼吁,借这个机会我要强调一下。功夫,功夫还是很重要的。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工”的重要性。书法我就不讲了,我讲讲国画。今天的文人画界就有这个问题,你一讲到“工”,别人好像就用鄙视的眼光来看待。人家说“工”不出头,“工”出头就变“士”了。所以你一讲到“工”大家都把你列到画匠画工的行列。这也是一个偏颇,因为我还是主张笔墨要修养。笔墨虽然是功夫的层面,但也还是透露出有精神层面。所以中国画的笔墨,为什么当时吴冠中提出这句话时笔墨等于你时,那么多人反对他,就有这个因素在里面。它不仅仅功夫的问题,还有文化基因在里面。我今天特别要为“工”做个呼吁。功夫,功夫还是需要的。今天我们借东方健兄的作品做个例子,兄的画是正宗的文人画,我虽然只是手机上看到他的作品,当然有机会还是要当面拜读的。他的画功夫还是非常老道的,再加上自己研究探索几十年,应该说功夫越来越老道了,你那个文人画里面的人物,真正体现了意象的东西,倒不说我看到像石齐所讲的他的三象合一。他所说的(具象、印象、抽象),我不知是文字打错还是有意这么说,应该是(抽象、意象、具象)。但他写的是印象,印象是西方的提法,我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写借,我不能妄加揣测(唐生补白:他没说错。我闽籍名家系列人物对话时研究过,他主张绘画艺术形态三象:具象、印象、抽象,就是他研究了几十年中西绘画后,创作并提出的创新理论,而获得的成功样本。)但是,这个三象合一也是一种提法。他创新,允许他创新,因为中国画本身就是包容的,中国画作为母体文化生发出来的,它本身这种包容性、生发性是非常强的。这是中国画的特质,也是中国的品格。我看到东方健兄的人物画虽然在形式、体裁、内容上没有与传统文人画拉开很大距离,但是你的文脉是正宗的。比起现在的文人画,我干脆就说江苏的画家刘二刚吧,说一下也没关系,他画了一张《这山望那山高》的画,我印象很深,跟小孩画山一样,这山望那山,画面上是三角形的这山望那山。这小孩子画山还有稚气,但他大人画纯粹是矫揉造作:一个山上画着一位古人,这山望着那山,就要跳过去,画面没了,就是这山望那山,题目也叫《这山望那山高》。我就想文人画有个很重要的一个学术范畴,就是耐人寻味,让人浮想联翩。我在想这山望那山,自己说自己的,那有想象呢?这叫文人画吗?其他人也就无所谓说他了,但他刘二刚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还是新文人画的代表。我们看一下东方健兄的画,东方健兄绝对不会画这山望那山高,那飘逸的书法与他的人物相得益彰,互相衬托。东方健兄真正代表了文人画的正宗,而且里面的人物,真正让人感动呀!

我最不喜欢那种搔首弄姿,那种惺惺作态的样子。你!允许你夸张变形,中国画本来就是意象。但这个夸张变形也要有一个“度”。假如说你超过了这种“度”刻意去画,这夸大也好,或者说“丑”化也好,你这个“度”把握不准的话。我在这里说明一下!中国画的意象艺术不等于说可以无限放大或无限的缩小。不是那么回事了,它还是有一定的可视性做一定的这种美学范畴之类,让人家可以接受的。从哲学层面来讲,就把它叫做“中庸”,不偏不倚。你这样的话,才符合我们中国画的真正的意象艺术,让人家在审美上可以接受。我这个人不保守。

我第一次看到东方健的画,我就给你发过去微信,表示我对你的画有一个很粗线的一种看法,今天刚好用在“工”与“贵”的这个话题里面。所以说如果你的文人所画中的人物如果也是那种不下少功夫,草草随便画几笔。今天我就不可能,没必要去说这么多话,来对你的画给予我的欣赏,是不可能了。所以我在这里就“工”与“贵”的话题,我还是比较偏向于对功夫的重视,因为现在有一种趋势,大家都比较容易偏向因为形而下毕竟是贵之气吗?所以说技术层面大家都不愿意说,好像一谈就是高谈阔论,好像我的画里面深藏的多少多少精神含义。我作为画画人,还是觉得多强调一点功夫。因为失去了功夫,你去高谈我这里面多么充满“贵”的或者说多么深奥的。对不起,你就去学哲学去。就这样。好吧!

陈涛:

因为抽象是基于写实的基础上,把这个写实的东西或物体的形象充分吃透了,给表达出来了,把特征给抓出来,然后把特征给强调了,夸张了。如果没有写实哪来的抽象,所以抽象是高于写实。

东方健:

是提炼出来的。

叶发础:

有位专家说现在的书法家只重视“工”,没有文化。吉林有位学者宋文俊有篇文章值得一提,他就对这种看法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书画文化与我们普通人讲的文化是两码事,书画的文化指的一点是什么?就指的是一点一划,这才是书画文化。很多人说你们搞书画的都不懂文化。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书画指的是哪一种文化,并不是所谓的国学、道家、儒家,而是另外一种文化。他讲的真得很有道理,其实他指的值得是横竖撇捺点,包括你们的国画的所有的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他那个才是书画文化。这就强调了“工”。只要你把这些东西学会了,就是有文化。当然技术很肤浅,修养低,那就没有办法了。

东方健:

今天来这里的,大多是书画家和书画评论家。墙上挂的都是书画作品。这让我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现在,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传统书画,特别是书法。为什么这么说呢?书法传承到现在,它们受其他的这样那样的东西影响非常少,他就是一脉相承。比如王羲之。书法名家王玺先生有一个很形象的表叙:中国的书法史,实际上就是不同的王羲之不断的出现。比方说瘦的王羲之欧阳洵,胖的王羲之颜真卿,这是唐朝。在我们宋朝,矮的王羲之苏东坡,他写的字扁扁矮矮的,俗称石压蛤蟆。长的黄庭坚,再到元朝的董其昌就是很淡的淡淡的。然后,明朝的王铎他双是厚重的王羲之的面貌出现,等等。实际上都是不同的王羲之的面貌出现。它不像中国画,自己都没有办法定论。有一段时间叫彩墨画,一段时间叫水墨画,一直在变,然后还受西方的影响,来个印象、抽象、具象。就像刚才说的石齐。实际上我还是喜欢他七十年代的画。真是这样,象你说的“工”,他那时的画在“工”上是真功夫。了不起。我很佩服。现在他的画,是很出名,据说还是世界十大画家之一,但他现在画的东西不能代表真正意义的中国画。

书法的点划,这些东西,实际上书法确实,一脉传承下来没有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不像中国画,还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现代派又受到现代派影响,书法无非是碑和贴上面有些的争论,但是不管碑和贴,最终都会回到传统中去。中国文化传统跟中国书法确实确是有代表性的。如徐渭的书法为之一振,他王铎还有张旭确实表现的性情。我不是写字的,喜欢看字在这里胡说道,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沙龙吧大家参与就是,实际上中国文脉的相承应该是中国画,但中国画只见高原不见高荒,实际上连高原都不是,两条龙都不是,只是丘陵。这个就是要有“工”的非常精致的文化,然后才能飞跃。作为美术作品很重要的一点,首先是看他能不能与同时代的人拉开距离了。

“同能不如獨詣”毕竟要走路自己的路,黄莱先生的貢獻在於開闢了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子。使中國畫技法中又多了一種表現手法,让人們耳目一新一一哦,中國畫原來還可以這樣畫。就像白石、像抱石先生的抱石皴,林容生先生的新青綠山水一樣,盡顯開宗立派的大家風范。黄莱先生的渾化合一的蒼茫畫法亦當做如是觀。另辟溪徑,遺世獨立的畫家,本不世出。由此可見,福州真是有福之州。

什么字最值钱呢?是帝皇的字,如李世民,下来是毛泽东的字,如果《北国风光》一遛写下来都不得了。第二是包括大臣如颜真卿,欧阳洵等等。古代都没有书法家,如苏东坡都是做过大官的。

第三是画家的字,如李可染的字,徐渭等等的字都是不得了。他有个传承,名人字的范畴,刚才说的贾平凹是名人字,如果沈伊默的字真正的书法家,如果康生的字,可能大家就有疑问。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