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周刊》311期主编伤痕,罗唐生夜话16-19章。大雁简评    
2021-02-01 11:42:38
  • 0
  • 0
  • 11


第十六章闽籍名家“鹤王”宋展生

面对眼前情景,唐僧心中便涌了出来一首诗

万鹤在胸

——赠宋展生

云烟淡去

存万鹤心中

隐约看到山川秋水

和触摸到

自己的心跳

谁在倚楼

听鹤语声声

谁在草丛中

写鹤之赞美之诗

只是我们没有能力亲眼目睹

总有人捷足先登

总有人在鹤的故乡

按神明的旨意

看草长莺飞

树木建在、时光倒流

清晨,我做了个梦,梦见宋老夫妇在修一座土房的门锁,我们正在商议怎么修。接着,好象又梦见在江边,一位熟悉的打鱼人过来,他身边站着他的女儿,背篓里有好多鱼,他对我笑笑,我翻开看,有一条大草鱼和几条石板鱼,我正想买,忽然醒了。翻身起床,看看微信,想起这么多年我与宋展生主席在生态艺术公益道路上走过的路,又联想到他们祖孙三代面对苦难,还痴痴不倦在绘画艺术上艰难跋涉。在疫情发生的此时此刻,我联想了好多,联想到武汉和放大的祖国,正面对着一场灾难。前几天,我打过电话向宋展生主席问好,他面对疫情,就像华春莹的推文那样从容。这首诗《庚子年春:致“鹤王”宋展生》,从构思到完成,一个小时内,我就完成了:

鹤从闽西飞出,“鹤王”的祖孙三代

都朝着一个方向,与蔚蓝和辽阔同行

都是梦的摇篮,在云彩之上不断放大

花鸟是你们的精神食粮

在闽江的上游,在世界各地

有了飞翔的鹤

那些蔚蓝一定会与祖国紧紧相连

环宇之下,溪流流淌的声音多么宁静

各色的花儿开了

在广袤的森林里有情节有故事

像小说一样,能把岁月沧桑与忧伤抚平

有一种辉光能擦亮灵魂

有一种善良和慈祥

一定能把鹤养大

就像庚子年春面临的严峻疫情

你在画室画鹤

一个人孤单地抗疫中等待

看着华春莹的推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随即,我把这首诗发给大雁,他很快就回了过来:人的信念,如果像鹤,就会呈现出成长、辽阔的一面,也会把理想化的天空和朴实的大地以及苦难联系起来,在优美和坚强中实现诗意的翱翔。

我把这首诗与往常写的诗一样发到博客中国。向艺术群转发,然后打电话给宋老,他随后在生态艺术群里向大家问好:祝您:诗意的鹤翔,佑众生吉祥平安长寿,尤其在疫情期间弥足珍贵,祝群友们延年益寿,心舒千鹤。谢谢!

一条古老的河流在闽江上游,从泰宁大金湖,沿池潭顺势而下,且不说两岸高山林立,奇峰峻峭,镜湖叠翠,清溪之上云缠玉带,光那峡谷险滩,密布溪流,滩多流急之下的暗流涌动,就够让人惊险不已。溪流已是流程短促,河道坡降大,河床岩石裸露,然后流经山间盆地则形成宽谷,两者相间排列,呈串珠状展布,水流清澈,平缓宜存山体肥美,两岸绿林重叠、竹林婆娑、野花飘香,还有飞溅的瀑布、潺潺的流水、明镜的山湖、飘香的果园、神秘的森林及田园和民俗风情等,是一处极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千年前的先民发现这里是块宝地,为了逃避战火,便聚集而来休养生息,渐渐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语系。而良地村始建于宋代,村民多姓梁,村民有侗族、苗族和汉族。中原梁家后裔凭着勤劳和智慧,在此闽江上游万全之良地“种树养鹤”。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村庄,整个山村被群山环抱,尚有祠堂、庙宇、民居、谷仓、古桥等遗存。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闽西北客家风格。而且这里的清代民宅和天下谷仓是分开而建,民宅依山与涧溪而建,或用石头垒出地基,然后用土墙筑高,瓦片盖顶,风雨不漏。或用木头支撑,雕梁吊脚成楼。全村按谷仓区、居住区、私塾区、家庙区、风水廊桥区和道庵区布局。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从村头引向纵深,然后沿山边而去,石板搭成台阶将各个村落小区通达,整个山村就好像挂在山坡前。如果不是因为斑驳而古旧,我会恍悟它们一直在时光中停留、倾听,便时时在与我们交流一种纯洁的情感。刚到村口,就见到一排观景步道,我心里便忐忑不安,担心这里的人文景观是否被破坏,随着渐渐深入发现由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而没有出现担心的事情发生。

从高处往下俯瞰这眼前的风景,依傍山坡的村子小巧玲珑,山溪是顺着村前的小路向山野缓慢流淌,欢乐而安详。绿葱葱的山野,从这座石桥过去就进入了老房古艺术村。

进入画室!你瞧!画家肖卫华挥笔在金溪河流之旁种树一棵斑驳的千年古树,树叶在风中摇曵那近在咫尺的长嘴鸟在水中叼鱼,客家著名画家宋展生便精心地“养鹤”:首先飞出的是一只鹤,然后引出千万只鹤,灵动而飞翔,迎着音乐萦绕。此时,风清气朗,旭日呈祥,瑞气送曹霄。而祥云瑞气及至,天地一派和谐景象。

随后,我又伫足于村后海拔400余米处,面对东、西、北三面崇山环绕,南面诸小山错落横列,景致秀美,令人陶醉的良地古厝写下:如今我四处游历,如天地过客,伫立于良地古厝的黄昏,坚硬的阴影卧在石崖上,生物的寂寞之声,沿溪涧游漓,成为漏网之鱼。况且我也许能,留住心灵那抺彩虹,给水给鸟鸣测量黑暗与深渊,沿着良地的流水延续,苍穹在这里变小,小到宁谧的村庄一样。我是热衷于接纳山地之气的人,总是惊羡山外的闪电,用悬念勾起我的好奇,用一首诗感动连绵的群山,和阔叶林上的青翠。

曹霄龙画的《鱼乐图》和游晓龙的《清竹图》跃然纸上空间,我依依不舍地望着山后“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便心旷神怡、宛入仙境。在如此仙境中,我们在春暖花开三月,就“鹤王”宋展生、陈济谋、曾贤谋为代表的花鸟画艺术、诗书画交融等方面,做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东越文曲罗唐生:正值春暖花开时节,我想先说说我的兄长“鹤王”宋展生。我与宋展生结缘,社会上有多种说法,宋展生自己常说一个说法,就是与黄文山介绍有关。他是位重情重义之人,我自然也在众多场面上表示了这种默契;而我自己心中确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应当是与坐落在“诗人村”“鹤山西洲”的“鹤”有关。八年前因为我在与黄文山筹办这次“诗人村”采风时,就有意等到这位“鹤王”宋展生和陈奋武有空出场。这次活动邀请30多位省文联退休老艺术家参加,坐在一辆大巴上,我一路用扩音喇叭介绍“诗人村”,一路颠簸到“诗人村”。我发现陈奋武与宋展生格外开心,老玩童心态,加上“枇杷”等原生态美味诱惑,陈奋武指着一个石崖就说要写“诗人村”刻上;宋展生则说可以画一只鹤刻上。后来我就特请他们两位前辈做中艺基金艺术创作顾问。因为我与宋展生心灵相通,而他一向崇尚自然,回归本真,性情爽直,也因为这种缘分,我就结识上这位名字中有“生”的兄长了。

沈钊昌:宋展生先生花鸟画的作品,你慢慢地品读就会发现。宋老师宋先生是一个闽西人,从小在闽西长大。所以他应该在传统的绘画,尤其是在通过工笔、笔墨,工笔画跟笔墨画、水墨画,他如何结合?把我们闽西尤其是我们福建山区里面的一些花鸟,包括一些动物等等各方面,他表现得非常生动。

罗唐生:值得庆贺的是:宋展生的写意花鸟画以精炼简约的笔墨和诗一般的含蓄来表现物象,以笔墨率意及意到笔不到的淋漓酣畅手法抒写情怀与思绪。从他的画中,可以读出他对自然生命的怜爱,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对世事变迁的感喟,对人生真谛的感悟,乃至难以言表的欢快、豪气、温情等情绪与心性。作品非常注重画面整体视觉效果。他的笔墨不过分拘泥于状物,强化笔墨从属于内心感情的流泻,以大笔大墨塑造画面的整体形象,同时又以静中有动的总体势态显现强烈的个人情感。他喜欢用大块面淡墨衬底,那氤氲弥漫、韵味十足的墨色,既营造了画面的诗意氛围,又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同时,使画面的虚实、浓淡、主次、大小、明暗等对比关系更为突出,进而使画面产生灵动又严整、明快又和谐的艺术效果。

沈钊昌:我们宋展生先生的画面,表现的是非常有灵气,所以你看到他的花鸟画作品以后,整个感觉到自然、非常有动态,有灵气,就是他表现的一种这种自己个人的一些手法。所以他跟很多全国的花鸟画家完全都不一样,他的花鸟画给观众看了以后非常生动,非常活跃,他采用的一些手法、技法具有灵动性。

罗唐生:宋老的“鹤"我一直认为其有“万鹤在胸”气势,于灵动中将写意花鸟画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地,使人们喜而百看不厌。而我每次再读宋老的画,总有一种要写写什么的冲动,尤其让我感动和欣慰的是:一位画家能痴痴不倦于“鹤”这个词,其美的意象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终成当今画坛令人仰慕的“鹤”王,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我想这与个人修养和性情密切相关,他能吸纳天地灵气与一身,于灵动与翔飞的姿态,存“万鹤”于胸,挖掘和生发出更宽广、更高运的景象。这就是我认定他必将超越前人的理由。

东方健(柯健):大家都知道他的鶴一流,殊不知他的文章,那可真的很了不起呢!

罗唐生:是的,前天我去拜访他,与他谈到他的画。他对画的领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样也具有评论家的理论高度,特别是一位画家所具备的修养,他均具备,当然他的文章一样精彩。这就是他令人敬仰的理由。

宋展生友人说:宋展生喜欢画乡间的花卉、蔬果、竹笋、莲藕,山野的麻雀、白鹤、白鹭、八哥等。诸如《故乡旧风景》《客家雨霁》等作品,洋溢着芬芳的泥土气息。我想,这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不无关系。他对生他养他的乡村故里始终怀有一份赤诚感情,这份感情时不时地唤起他的创作欲望和艺术灵感。值得一提的是,宋展生的不少作品是给学生授课时的示范之作。这些即兴挥就的随意之作,是直觉与灵感的生动记录,俨然一幅幅心灵速写。这似乎印证了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的说法:“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运思挥毫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

欣赏宋展生的画作,使我想起清代文人叶横山的文章,他主张学文要“才、胆、识、力”四者具备——“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宋展生所关注的花鸟画精神,已不完全是古人多注目的主题领域;他所表现的审美情趣与思想感情,也有别于古代文人的高古自持或感时伤怀;他所运用的笔墨形式、艺术技艺既不远离前人轨辙又渐开新径,能时出新意奇构不同流俗,可谓“入古出新”。花鸟画在他手下,笔以情迁,墨华自润,意趣天成,自有几分儒雅、闲适与古意,自有一种率真、激情和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其成功经验不外乎“才、胆、识、力”四字。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画兴不减,才思不断,佳构时见。这空破得益于他注重“画外功夫”,也即“养气”。

宋展生近期新作像《任尔东西南北风》《几处叶沉波》等,更趋写意,大处着眼不尚琐细,似不经意,但情趣益笃,更耐看,更动人。一位真诚的画家,总在一笔一墨中寄托自己的生命情感与不息追求。这正是宋展生画作为人所喜爱的内在因缘。

宋展生:我认为,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提高文学等修养是“养气”的有效途径之一。我早年先后攻读了大学的中文系、美术系,双学科学历使他受益匪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我坚持致力于读书和绘画,潜心传统,力主学识、修养、画技不偏颇。我们知道,画家表现生活,从物象到艺术形象,需要有认识上的升华。这种升华,要通过美学上的“移情”作用,达到“物我同一”,创造出比本来形象更本质更凝练的艺术形象。在这一过程中,画家的功力、修养、经验和艺术趣味无不受到考验。如何发他人之未发,就需要画家的“识”作判断,“力”为支撑。

东方健(柯健):请罗兄谈谈您是如何以画配诗做到诗画交融的?

罗唐生:以下两幅画,在省图馆诗画赏读时,我给他的画配的诗两首,我自己认为比较符合他的画风。

1、仙鹤在上

让七彩绽放,层林尽染

让心锁定在长空

沿着太阳的轨迹,我们一同去翱翔

有佛发光,有仙鹤在上

有天空遮盖了九寨的蓝

斑斓的海子,在高处低语在低处藏蓝

这是世纪前的故事,风很轻,鱼戏水

鹤的美丽姿势,撞击了我的心坎

大雁星空在线评:与其说鹤是人心的化身,还不如说它是在上的化身,在上不是位置,而是一种自由和包容的美丽,也是一种生命感动,给我们的审美启发和身心调理。

2、听懂鹤语

不再蹉跎,我已听懂鹤语

还有风声水起,千山万鹤都在身后

水易伤逝,天空容易划伤

太阳已西坠,蓝的季节还在延续阳光 还在与大地耳语,无人担心鹤会西飞

它又折回,谁在倾听

风的力道,与夕阳的安静

大雁星空在线评:鹤的形象,在诗歌里面已经不是高飞和远走,而是在静寂的境界里倾听世界或者自己的心跳,这无疑是一种对人的单纯和容纳之心的回归,是大智若愚大音希声的境界了。鹤已经是空中的妙境,而守候鹤的人,则是鹤境之外的自然之境,原有之境。所谓山外有山,纯朴的守候,才是大美之山。 午后4时,宋老回话:长篇诗文已拜读多遍,谢谢兄之错爱,如出文集宜收入,因其内容丰富,涉人涉事众多,文彩氤氲,他年回眸余味悠长 ,寿世无长物,诗画片羽留。

明天是元霄节,我还是继续居家写作。往年政府会在江边燃放烟花,整个江滨车水马龙,“一路繁花终似锦”,今年一定是“淡云流水渡今霄”了。

随后唐僧发此文给宋展生,兄长在2020年回复。 在庚子年:这个疫情的春天,长篇诗文已拜读多遍,谢谢兄之错爱,如出文集宜收入,因其内容丰富,涉人涉事纵多,文彩氤氲,他年回眸余味悠长 ,寿世无长物,诗画片羽留。

宋展生简介

1946年出生,福建上杭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笔名半醒子、舒一展,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福建省美协常务理事,现任福建省花鸟画学会主席、宋省予艺术研究院院长,兼职中艺基金及中艺福建牡丹画院等多家顾问,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

宋展生早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获过福建省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中年后,专攻写意花鸟,旁及山水、人物。《丰年》、《春韵》等多幅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或协办的全国性大展并获奖,为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83年为胡文虎故乡创作巨幅壁画20幅为中央电视台《侨乡风光》专题报道;1995年至今出访泰国、香港、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万寿图》、《百寿图》分别为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台湾陈立夫收藏,深得欧美各国美术爱好者的喜爱和收藏。几百幅作品被省政府选为礼品馈赠国际友人。艺术论文载于《美术》、香港《文汇报》以及泰国、新加坡、印尼、台湾等华文报刊。其传记和作品发表于《中国美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近百种画册、典籍或辞书,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曾专题介绍。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海西文化名人坊》曾专题报道其艺术人生。出版有《宋展生画集》、《百花词画》等。宋展生出生客家聚集地闽西。这块神奇的土地曾孕育了新罗山人、上官周、黄慎、宋省予等一代代书画大家。宋展生长期潜心研究其父宋省予的艺术风格,孜孜于融造化、自我与家学于一体,追求画面的书写趣、书卷味和时代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古朴、典雅、明快、雄浑、洒脱。

第十七章闽籍当代著名书画家之陈济谋

结缘——

有一天,我与陈涛一家人去拜访宋展生、杨挺两位中艺福建书画院名誉院长,巧遇陈济谋、宋展生等众画家合作一幅名叫《江山胜处闲云起》的画,正准备送往成都美术界交流。我们在寒风中一边吃着我带的尤溪金桔与宋老泡的好茶;我一边汇报,一边交流学习。杨挺肯定了新一界书画院全体画家的成绩,我强调了书画写生与公益的重要性。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现任花鸟画学会名誉主席陈济谋,听了我一席话便问我哪里人,我说将乐客家人。他说客家人好,很重情。于是他与我加了微信,并交流了手机号。我向他介绍了中艺福建乡村艺术馆情况,并准备在他的家乡福鼎做个乡村艺术馆,马婉玉院长与黄河清书记会具体操办,我热情邀请他有空指导参加中艺福建书画院的活动。他欣然接受了。一席画,一幅八平尺的大幅画画完了,我们就一起合影,我叫陈涛爱人把画也一起拍下,仔细品味。我对陈老说,好画就是一首诗,您画的树与宋老的两只鹤,形成了诗意的对话,而他的两只鹤,多象静坐的两座雪山。好样的,我便有了以下这首诗:

江山胜处闲云起

两只鹤成仙成归隐者面朝东方

嘴角纹丝不动地。望着一棵缠满古藤老树

坐成两座雪山仙境,雪光从脊背流动着峰峦前移

大树因画家的黑皴而透红

望着天空,一语道破鲜花之隐喻

没有恐惧也没有死亡,只有阳光足以证明

还有箫声正地穿过云宵。喝过月光的毒药

你就会明白,花开花落

不是阴阳轮回,而是江山胜处闲云起

大雁时空连线:也许我们想展示一个穿透生命的过程,那不是大,也不是动,而是瞬间的唯一性,而是静,鹤的美,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穿透,或者说一点闲情,就可以抹去疼痛和沉重,因为心已经平复。

X

东越文曲罗唐生:陈老的花鸟画大气浑厚,笔墨多恬淡如水,骨中见柔,柔中生情,笔墨总于写与不写之间,情趣黯然,笔墨厚实、饱满,诗意之境,意蕴无穷,空间广阔,很是精彩动人。

梦溪画潭沈钊昌:陈济谋曾任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现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名誉主席。除了工作繁忙外,他还痴痴不倦地专攻花鸟画。擅花鸟、能山水、工行草。以水墨意笔见长,善于用水,画风逸放。他的花鸟小品有的晕,有的染,浓淡相融、水色相撞,在炎炎夏日中让观众体会一番水墨诗意。请罗兄用诗画交融来配陈老的画如何?。

陈济谋 :笔名兰子,福建福鼎人。1945年11月生,1970年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现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名誉主席。

第十八章闽籍花鸟画家之曾贤谋

东方健:陈济谋、曾贤谋、宋展生是福建省花鸟画界的三驾马车,经营花鸟画学会三十年多,队伍庞大,分布在福建省各市县,现如今有100多名会员,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就有60多位,可谓人才济济。请罗兄谈谈曾贤谋花鸟画艺术?

东越文曲罗唐生:曾贤谋先生是一位抛却羁绊锐意出新的写意花鸟画家。写意花鸟作品重“写”重“意”重“情趣”,以情动人正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曾贤谋先生的画室称《白雨轩》,正如其写意作品的泱泱水趣一般,给人以沁透心扉的湿润清爽之感。他的作品中的墨牡丹,湿气淋漓,漫纸氤氲,犹如主人刚搁笔的新作,体现了曾先生用水的独到之妙。

溪画潭沈钊昌:曾贤谋先生早年习艺中西绘画兼之。后专攻中国画,得宋省予指授。主要作品《风纯雨过江南》(风俗画、合作) 1979年入选“全国科普美展”,获二等奖:《东风送暖春归来》(花鸟)1987年参加“杜康杯中国画大赛”,获优秀奖;《墨牡丹》1991年参加“西子杯”中国书画大赛,获优秀奖;《海角天涯故乡情》(工笔花鸟)1983年入选“金国侨乡风貌画展”;《风雨情深》(水印木刻)1979年入选“第六届金国版画展”;《墨梅》1994年入选“金国第八届美术展览”;《紫云深处》1999年“金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墨竹》1981年文化部选送孟加拉“亚洲地区美术展览”;《闽南风光》(山水)、《秋艳》(花鸟)1987年入选法国“滨卞涅国际画展”。自1986到1996年,有《宿雨初晴》等几幅写意花鸟,入选全国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作品刊载历次《当代中国花鸟画集》和海内外多种报刊杂志。曾出访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台湾、香港、澳门。出版有《曾贤谋国画》、《贤谋写意》等画集,福建十人晋京展画家之一。 薛永年先生曾评论:“贤谋的大写意花鸟画,是近年来几位画家不约而同探索的新形式,不画折枝,也不是毫无剪裁,既有自然原生态的特点,又有艺术加工,整体表现酣畅淋漓,有过雨湿润的感觉。”就是对他恰当的评价。

除了以上的我们福建谈一些画家,我个人观点以外,当然福建这么多年来出现很多画家包括老一辈的、年轻一辈的非常厉害,还有我们福建省的王来文先生,他画花鸟画。他的花鸟画白描,尤其是在白描线条的表现方面来说,也确实是发挥的非常精道,非常讲究,非常有学问,由于他的小艺的一些花鸟画。其实笔墨,也很经典又很简单,非常雅气、非常高雅。包括还有一批年轻的包括我们老一辈的,也包括厦门的白领先生、郑竟闲先生等。

曾贤谋:号白沙庄人,1941年1月生,福建连江人,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原为福建省画院副院长、现为福建花鸟画学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园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

第十九章“小品不小”有真情

——说说画家黄河清

缘起——

结缘黄河清多年,缘起诗人村,我在与黄文山组织的文联老艺术家到诗人村活动回城,在文联所在地接待他们时我偶遇了他,也因我也做过小县的文联一线工作,对群团工作深有感触。没想到他身体力行从事文学与书画艺术创作,而他接人待物的风度和君子的谦逊更是感染了我。我就想要邀请他到诗人村走走。于是三位书记的出现让我进一步了解他,这三位书记是审计厅专职副书记李雄,省委办专职副书记兰思忠,还有就是省文联专职副书记黄河清自己。没过几天周末下班的路上,我想起了他,就拿起手机联系,没想到他们三位书记均认识。于是,第二天我们一起去诗人村,他到诗人村还没落座,看到笔就“痒”,随手就写“厚德载物”;就这四个字,愣是让老实厚道的兰思忠直羡慕,闹得李雄这位诗人直“养”眼,回家买笔就学书法,多年后还一直与我谈起他,想在新家请他的“厚德载物”。真个“厚德载物”黄河清,还是一位画家,看到我写三生之“鹤王”宋展生发在《华人头条》大型网站,就与我交流绘画艺术。于是,我也想说说他,因我还没看过他的画,就有了去拜访他的欲望,他也真是性情中人,早就准备了好几幅裱褙的字画,与我交接照相,让我感动。这真真是画家黄河清,“小品不小”有真情。

诗情画意,墨竹:

黄河清笔下墨竹挺拔俊秀、韧骨傲雪、枝叶婆娑,洒脱自如,别致清新,画面上的墨竹配以岩石和流畅的书法线条,有着诗一般的清风构成的美妙神韵,又极俱文人气息,其繁简、浓淡、疏密、虚实的画风,均透露出其“黄家画风”独到之处。

画梅:梅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梅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黄河清的画梅以横空出世的坚贞不屈、傲霜斗雪、乐观向上、谦逊高洁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此画凝练、大气,而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画面的留白,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墨兰:黄河清此画构图简单,怪石以焦墨勾出,通体以墨彩晕染,厚重凝练,兰图以山石危耸,幽兰丛生于崖壁石脚。焦墨写兰叶,其势纷披,硬朗爽健。右顶虽繁茂之貌,却少了几分娟秀妩媚,多了一种桀骜不驯的气势,豪迈纵宕,畅快淋漓,简笔点染;兰花以浓墨点写,淡墨点蕊,清雅恬淡。兰之高洁晶莹与石之坚实沉稳形成鲜明对照,使画面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灵动之感。左上侧空白,又与画面豪宕气势相为辅成,整幅作品,一气呵成。

世上之花草,各具其韵,世人也各有所爱,然而有一种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中倍受宠爱,它就是兰花。文人喜欢兰花,因为它的高洁——独立于空旷、寂静的山谷,汲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一日飘香,万花失色;画家喜爱兰花,因为它的韵味——恬淡素雅、清心似水的风韵,不因其香而浮躁,使人不由得为之倾倒、为之着迷。

黄河清简介:省文联机关党委副书记、作家、画家,中艺福建书画院和《丛林周刊》顾问,公益福建乡村艺术馆。


(未完待叙)

2022/9/1

关于乡村艺术馆

东越文曲“海峡两岸”艺术中心及其书画院感谢关注《回归丛林》周刊

福建乡村文化艺术中心编

关于乡村艺术馆和诗书画活动

及福建乡村艺术馆 和创作基地情况汇报

福建联络处简介

福建乡村文化艺术中心以“爱国、传承、发展、创新”为宗旨,旨在充分利用国家对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为传承、发扬艺术和文化,支持、服务、帮助中国艺术良好发展,结合时代特色,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等传承经典,走向世界,以及坚持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举办文化艺术学术论坛,整理文献、传统文化艺术资料、出版,从而保证艺术传承与发展,为繁荣社会经济做出自己贡献。如开展艺术家走进美丽乡村、创新农耕文化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的文化扶贫,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如敬农节、丰收节、双创大赛、举办文化论坛等,如开展与地方政府合办的诗词书画大赛,开展国医文化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落地艺术家创作中心和基地。开展书院工作培训、乡村文化培训、各种形式的论坛,开展公益课堂,帮助和维护已经有所成就的艺术家,总结其艺术成功的经验,并对其理念和实践进行理论研讨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中国的艺术事业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推广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将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带出国门,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艺术家的风采。培养文化艺术领域人才,推介有发展前途的新人。联络社会各界机构与人士关注、支持、加入新时期艺术思想体系建立等工作。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传承经典,做出自己的贡献。

基于此,福建乡村文化艺术中心积极在福建各地市建立乡村艺术馆和创作基地,目前各类基地二十多处。名誉院长、书画院顾问、福建联络处主任、副主任二十多名;书画院院长、常务副院长、副院长、常务理事和丛林七子、诗评论家十多名,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展示书画艺术家的成果,与省图书馆合作开讲周末书画鉴赏讲堂和名书画家书画展;与朱子缘成为艺术战略合作伙伴,以丰富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的需求。

福建乡村文化艺术中心乡村艺术馆和创作基地

驻福建联络处书画家(福建名人工作室)名单

谢向英 谢云生 陈奋武 林容生 陈济谋 宋展生 杨挺 黄河清 梁明 李式耀 沈钊昌 (黄莱 )游火旺 缪又凌 徐志坚 周野 唐承华 米伟 陆永健 余端照 吴昌钢连长生 张煌 陈代安 陈行 柯健 吴建峰 吴应辉 沈亮光 刘瑛 叶发础 青色 黎德才 马婉玉 游晓龙 姚莉芳 谢赠生 童辉 王乃通 危安国 林富全 林向华 黄华斌 杨潇 吴茂长 林心健 周文 雷成轩 周道树 陈峰 孙忠光 林荣清 卢克锋 林传生 游作忠 陈耀松 胡振德 朱盛柏 肖卫华 谢华荣 游作忠 林锦如 。添加中。。。。。。)

丛林七子:杨然 罗唐生 周占林 赵福治 北塔 張嘉泉 大雁

丛林诗人友情:杨牧 刘岸、郑小琼 林童 伤痕 野松 李霞 野松 远观 黄莱笙 林秀美 施晓宇 黄培坤 卢辉 林山 林宇 游 刃一哈间 晓月 刘伏宝 常章生 胡章辽 郑智明 璎洛 鼓山 张平 韩咏华 柳歌 钟荭 远观 黄劲松 王祥康王寒山 黄葵 吴选锋 王昌东 刘晓星 南有湘竹 潭克修 缨络 赵剑平 白鹤林 侯平章 简清枝 谢德耀 唐诗 方成义 陈保东 荣荣 李自国 四川晓曲 老巢 李龙柄 蒲小宁 东方席 蜀中狂人黄仲金 席永君夏华侨 楚中剑 林朝辉 梁永利 魔头贝贝 徐甲子 水月亮 陆岸 吴德荣 钟荭 渭波 黄劲 咏樱 庞清明 李浔 卜子托塔 王子俊 陈洪金 候平章 周小权 清风木子 东方书剑 刘长虹 心语 项见闻 哑君 王跃强 罗广才 张守刚 王迪 陈泰灸 龙洋 万重山 苏一刀 易红 水泊梁山 夏华侨 吴徳荣 青海湖 阳子 天井

佛教界顾问:广霖法师 大愿法师 周觉悟 当如法师

艺术总顾问:谢云生 谢冕 孙绍振 杨牧 谢有顺 陈奋武 朱以撒 谢向英 林容生 宋展生 杨挺 林那北 马莉 朱子庆 郑小琼 野松 卢辉

福建乡村文化艺术中心

罗唐生:福建省作家会员,福建省评论家会员。丛林诗发起人之一,作家、诗人、书画评论家。

高峰:三明森呼吸发展有限 公司董事长

杨永鹏:福建福旅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福建福旅会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振强:福建乐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启福:仙游大福明清家具有限公司

张腾万:教育家,福建福鼎徳成学校

秘书处

田梁大:太阳电缆大客户部总监

林向华:原福州市文联副处调研员

陈涛:设计师,福州设计公司老总

孙忠光:雕塑家,福州雕塑公司老总

陈依健:福建东井设计

廖和宜:将乐谷仓印收藏家

福建书画院名誉院长:

陈奋武 林容生 宋展生 陈济谋 杨挺 刘义萍

薛元芳(黄莱教授夫人画家)

连明生(厦门大学美术系副主任、教授)

沈钊昌(河南政协常委、河南省侨联书画院院长)

刘岸(厦门文学院院长、主编)

方成义(省老干艺委会常务副会长)

刘跃(省老干艺委会常务副会长)

福建书画院顾问:

梁明 沈钊昌 黄河清 胡振德 周野 唐承华 陆永健 米伟 余端照 黄宝春 连长生 张煌 陈行 吴建峰

福建书画院

院长 :沈亮光

常务副院长: 刘瑛 叶发础 谢赠生 吴应辉 马婉玉

副院长: 姚莉芳 王乃通 卢克锋 朱盛柏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心

主任:林向华

常务副主任:倪强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