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周刊178期主编伤痕,罗唐生抗疫日记之十六
2020-03-12 13:06:36
  • 0
  • 0
  • 3

17曰,(晴)

今天早起看新闻,湖北疫情确症人数大幅下降,回到正常水平,福州确症一例正在医院救治,该隔离的得隔离,有关部门都在做,不用我们操心。

天气倒是不错,花草茂盛,绿色在阳光下起伏连绵,一直往白马河向着波光粼粼的江边荡漾开去,我的焦虑心情有所平复。早起的诗人发贴不断,草鹤、卜子托塔、曾蒙、浮城月、村野拾遗、罗广才、林华春等人发诗,尤以浮城月发伤痕组诗让我最感动;伤痕的诗有自己独特的操守,从艺术本体论角度讲,多以寓意性的东西流动其间。追求一种圆熟的、完美的境界构成诗意的第一场。词语与词语之间有自己组接的方法。诗整体读起来,能很快将你代入,体会到他的诗作;何如、丹青飞狐、繁花似锦、叶扬、李建英发散文,我发福建省直机关抗疫诗。清水居士说宅得难受,也发一组诗,我认同;余晓曲教授发朗诵诗《坚信你就是我的春天》,试听已超17万,致谢。

朱自清曾经有一句名言——“经典的意义在于文化”。我们现在读到的这些经典,为什么把他们作为经典?最主要的是这些作品是人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审美经验,生命意识,生命体认的结晶,生命智慧的结晶。经典为什么能立千年而不衰?因为有它的价值在里面,因为它有精神内核在里面。我期盼诗友们写出经典作品。

匆匆吃过早饭,戴上口戴,我步行到苍霞车站。大门是封了,我下电梯从地下车库走,路上行人车辆依旧很少,冷清的街道,只有两排高大的榕树直立在路旁,江边的喇叭不停地反复宣传“疫情期间,有武汉回城的人员,请自觉到派出所登记。"危险无处不在,而它偏偏在不明之处。我的心又一次揪紧。

车站也是冷清,不像往日那般拥挤得司机与乘客捉迷藏一样,一忽儿路边停一忽儿开进站,弄得赶早的福州老依伯边跑边用福州话大骂。今早可不一样,站内冷冷清清,一部公交车横在里边,三三两两的人,左顾右盼着等司机,让我好生纳闷,以为52路公交车没开,心想是不是要穿过鼓楼(确症的那例)街道。过一忽,一位戴着口罩的3路司机,低着头吸着烟,深不可测的样子,更让我生疑。我急着便开口问师傅,他头都不抬,拐个弯,径直往车上走去。

我只好等,那着急的样子,我自己都不知如何表述,只好静下心来与榕树对视着,朝着江滨大道望眼欲穿。这静的出奇,让人可怕。连鸟儿却没发声,树叶就更不敢有一点声音了。这熙熙攘攘的车流都到那去了,我瞧瞧晴朗的天空,自嘲着自己,是不是如我的心空一般空空如也?在庚子年春的候车记里,仍然只有曾经描述过五十二路公交车的一首诗,还有那首三县洲大桥的咏叹调一直回荡在我的心田:

正午的阳光,越来越强

只有几只白鹭,从梦中桥

梦中的长廊,飞抵你的身旁

此时,车已疲惫,人已疲惫

只有桥粱

你,----还在不知疲倦地

与水边的浮雕,坚守在各自的岗位


也许是为了自己的岗位,我才会有这种焦急不安的心情。

过了三十分钟,翘盼到一个车头从榕树旁擦肩而过,才算释放完毕。又过三十分钟的路途,世俗的风景好地将空寂寂的街道、大门紧闭的商店、一路上上车的冷漠的眼神和高耸云天的大厦,构筑了这个清冷的早晨,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的奇异画面,载入这个史无前例的庚子年的早春。我想起来在五一路到五四路这条早期的金融街,我写过的好首诗。其中

忐忑不安地在农科院下了车,路见戴口罩的行人多了起来,心里又是一阵揪紧,想着那列确症的病人,就路过华林路,心中又发毛。匆匆而过的行人,总想与之距离1米五米远,好象别人都是敌人似的。想想此疫,在武汉的人们什么焦虑不安的心情,此时,我就有身入其境之感。走路小心,过马上更得小心翼翼的,经过以前常出事故的地方,就会生怕在那儿跌了一脚,或哪位开车心神不安撞上红绿灯,而让别人遭到不测。嗨这是什么年头?危险无处不在!我还是得悠着点。

厅大门口站着几位测体温的同事。我签完到,闭上嘴,屏住呼吸,不敢咳,等待枪一举,36度2,悬着的人放了下来。电梯只能进四人,哎五人了。往日的好友也不待见,下一次,与你没商量,终有4人在电梯内,又窜进别单位一人,刚开口,那人骂你单位神经病。我直想逃。十五楼快点跑,一出门,又是签到,补一枪,发个口罩。

厅里成立应急组,规定很多,我都认认真真执行,本想去见见几位同事,往年正月上班第一天的惯例,今年规定不往窜门,只好作摆。电脑无法上网,我们处室几位只好隔空聊聊身边的事。

如是西面是省政府,北面是华林路,东面是金鸡山,此时,我静座着,一个人想着金鸡山夜色与著名画家翁振新,便记录下来:

夜色渐渐暗下来,我站在金鸡山的山脊线上,随着人流兴步前行。月下松风徐徐吹来,清新冷寂,金鸡青山独自坐着安眠,生怕被人惊挠。我轻轻地收拢脚步,在时光中移步换景,彩虹横亘在天宇间,五彩斑斓的金鸡塔不断地变换颜色,金鸡塔旁,红色的飞虹桥在夜光的照耀下,显得比白天更加鲜红耀眼,光声随着傍晚的日光引向更深的夜色中,而眼前我听到了悠远的琴声伴随着我。这音乐,还有那金鸡山的禅如水洗的音乐,从天池漫过,洗去乌云和心中块垒。此时,暮色渐浓,金鸡归禅,禅也入我佛。音律沿着光阴叶脉流淌山花漫过我,红的,紫的,白的,蓝的音符,在低音部位发出清香。霞光照亮浮华城市,倦鸟已归,山岗依然在值勤,村民在山边打水,声音绕过山顶。一条天路将我经络打通,彩虹不远,在音符身边,时空在音乐的舒缓行进中,转向世界另一面。山边一股清泉沿着石缝慢慢地流到更幽静之处,我心微漾,站在飞虹桥上休息,眺望远方,夜幕下的福州,华灯初上,美景尽收眼底。当然,除了空中木栈道,金鸡山公园内的金鸡群雕、览城栈道、叠瀑飞石、森林舞台、南天照天君宫、魏杰故居和梅花林在灯光的映照下异彩纷呈。这般美景,胜似天上美景。你看瞧!那条长长的巨龙,被灯塔引向更远天边,渐渐地与天穹完全嵌在一起,塔是天蓝色的,和着夜色的黑,被它包裹其中,诉说着心中的衷肠。此刻,我不必去念想琼楼玉宇,更不必怀旧历史。烽火烟云不是人类的愿望,我尽管享受眼前的一切。这大美金鸡,让我一禁不住想起我与翁导师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因为他这种劳动人民的情怀而让我主动找到他。记得有一年南后街有个画展,我被主办方邀请。我因为去参加,也是知道翁振新将出席这次画展,并会讲话。我赶到展厅,发现人山人海,便挤进人群见到他。自我介绍后,两人就像好友一样,在那么人的场面,他给了我电话。他这样对一位初识的人这么信任,让我感动,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下面我想将翁振新的惠安女画与我写的三首诗一并收下:

金鸡山颂之一


天雨洗金鸡,雨滴护叶脉。

乌云盖城廊,彩虹揽襟怀。


金鸡山颂之二


金鸡披晚霞,山静鸟声幽。

寺僧默颂经,花香盈满袖。


大雁评:音乐是演奏,山是沉稳,禅在生活中是一种眼光和心境上的平衡,这几首的多声部融合,就是一种自然优雅恬淡的金色了,这是心灵趋向真诚的色彩审美。


金鸡山夜色之三


月下松风静,青山独坐眠。

彩虹横亘宇,金鸡挨近邻。

吾目尽远眺,光声随日引。

夜下琴相伴,清泉入幽心。


大雁评:这首古韵流畅熟练地完成了一个摇长镜头的动作,四个纯景物的对象安置,碰上四个心理上的宁静需求,显得雅致如阁。


此拙作日前已由书法家米伟兄书写,友人装裱后被某企业家收藏。在如此仙境的四月,我们随后到米伟兄所处的书画院,就翁振新为代表的人物画艺术在诗书画交融等方面,做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夢溪画潭沈钊昌


翁振新先生是我们福建的老一辈著名的人物画家。因为他家乡是在惠安,所以他是通过中国的水墨、线条,来表现我们整个惠安人这种非常朴实、勤劳和非常有地域性方式,来描述我们惠安人的人文、风土、民情。


东越文曲罗唐生


是的,我们先了解下翁振新艺术成就。


1997年翁振新表现惠安女的水墨画作品《磐石无语》荣获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览银奖(最高奖),为福建人物画的复兴,冲出藩篱,争得盛誉,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先后入典国家美术出版工程《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等权威文献。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及其他国家级美展,并获得多个奖项。《郑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无声的辉煌》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中国典故选》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嫁给大海的女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穿越》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五色石》入选笫十二届全国美展。美术作品和论文大量发表于国家级学术刊物,《美术》杂志、《美术观察》杂志、《国画家》杂志等专题介绍翁振新的国画艺术。出版有《翁振新画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翁振新》、《当代国画名家翁振新优秀作品集》、《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翁振新写意人物》、《名家讲坛——翁振新讲速写》、《惠女情愫》等专著。


翁振新,男,1948年生,福建莆田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并留校任教,后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师从李震坚、方增先、周沧米、吴山明等先生。他是当代著名写意人物画家,其作品融写实与象征为一体,显示了雄中寓秀、稳健豪放的新写实风格。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及其他国家级展览,曾获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览银奖(最高奖)等奖项。


 夢溪画潭沈钊昌


可以说翁振新先生尤其是在表现惠安女的时候,他大胆地在构图方面,包括水墨方面,非常大胆,用色也非常大胆。他的线条非常泼辣,墨色非常清透,清秀,在整个形式上应该说是非常大胆的。而且确实是他整个画面给观众一种,尤其是在水墨的应用方面、技法方面上来说,是表现的非常精彩。


东方健(柯健)


翁振新长期潜心于高等美术教育、中国人物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是当代著名写意人物画家。他深入研究海峡两岸人文资源与文化生态,切入写意人物画创作,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地域特色,融合中西、兼取南北,无论是巨制还是尺幅,无论是主题性的宏大叙事还是唐诗宋词的演绎,都显示了雄中寓秀、稳健豪放的新写实风格,拓展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尤以表现惠安女的独特佳构而享誉画坛。他以惠安女为载体,诉说自己对中国劳动女性精神的理解和体悟,同时也融进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他的人物画追求生动、遒劲、骨气,写实和象征浑然一体,或一泻千里、自然洒脱,或情景交融、凝重深远,把海峡两岸的世代沧桑凝铸成一幅幅史诗性的画图,具有独特的闽海意韵。


在翁振新身上有着一种苦行僧的气质——对过分的物质享受的淡漠,对艺术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他具有鲜明的他那一代人经历过生活的磨练而沉积下来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能够在光怪陆离的都市艺术乱像中始终没有迷失前进的方向,使他能够始终葆有一种旺盛的发自生命深处来自传统又打破传统的创造力。


夢溪画潭沈钊昌


所以翁振新先生因为他是土生土长在惠安长大,他是一个环境,从小受到感染。所以她所表现的一些惠安女的方式,从绘画的表现方式上与全国各地的画家都有所不一样,这就是他自己的独特的一些语言表现方式。


翁振新出生于被称之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妈祖故乡福建莆田,自幼受到艺术先辈的影响,翁振新对艺术产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迷恋”。、还是在5岁的时候,年幼的翁振新就每天望眼欲穿地等待上学的哥哥姐姐周末给他带回粉笔。小时候家里穷得买不起笔和纸,翁振新就在家里的地板、墙壁和砖头上涂鸦。翁振新常常信马由缰,也由此练就了他“左右开弓”的本领——他可以轻松自如地左右手都可以画。


进入小学、中学,翁振新成了学校里赫赫有名的小画家,墙报、黑板报上的插图全是他的手笔。翁振新十分难忘的是,他的《南瓜丰收图》被当时的《莆田报》登出来。《南瓜丰收图》画面上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沿着梯子爬上了大南瓜,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想象力。从中学起他就喜欢速写,特别心仪画家黄胄。文革撕碎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他来到莆田县庄边公社一个小山村插队落户。尽管条件艰苦,翁振新始终没有放弃画画,每到晚上他都在煤油灯下临摹华三川的连环画《白毛女》等。在与当地村民的接触中,翁振新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最底层农民生活的艰苦和农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强。翁振新深深地感谢那一段知青生活,这段生活也是他的后来自诩为平民艺术的起点,以至于后来他创作的大量现代人物都会散发出这种独有的艺术气息和艺术美学:艰辛中的执著、苦涩中的隐忍、重压下的担当……




翁振新


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是翁振新人生之旅的一个转折点。尽管当年在招生时翁振新也遇到了重重阻挠,但翁振新最终还是被录取。谢投八、杨启舆、谢意佳、高一呼等这些翁振新艺术生命中举足轻重的老师让翁振新感受到艺术迷人的魅力。那时文革仍在进行,他不为混乱嘈杂的外部世界所动,夏天的师大长安山蚊子多得像“轰炸机”,翁振新就躲在蚊帐里画他的画、看他的书,他对艺术的钟情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毕业留校时,有人认为翁振新是五分加绵羊的典型,缺乏反潮流精神,但翁振新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留在师大美术系任教,他还担任过如今已是著名的美术评论家、画家的范迪安、林容生等人的班主任。


留校一年后,翁振新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班深造。吴山明先生曾撰文写道:“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国恢复高考后的初年,一批优秀的年轻美术爱好者考入了当年的浙江美术学院,其中有潘公凯、翁振新、方贤道、曾成金、简繁、章锦荣、何业琦等十余位同学分在国画系学习,他们的班主任是周沧米先生,我教过他们写意人物画课,指导他们的还有方增先、李震坚、宋忠元、顾生岳以及童中焘、卢坤峰等诸位先生。


在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非常年代里,这批学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十分珍惜茌大学里学习的机会,对自己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学习也特别刻苦用功,对知识的探求如饥似渴。虽然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的工矿、基层或农村,有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成家的还有生活负担。但他们在困难中表现得很成熟,能一头扎进学习中,尽最大可能去多获取些知识充实自己,他们在教室里不断地临摹写生,每天最迟熄灯的是他们,图书馆里查阅资料、翻阅中外美术理论书籍的也常常是他们,他们尊敬老师、虚心求教,在学院里形成了一种很浓的学习氛围。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这批学生中很多都成为事业有成的佼佼者、学术的领头人,有的成为艺术院校的领导或著名的画家......”


的确,那是翁振新艺术发展的关键阶段。浙江美院一批画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吸收西方的素描艺术,结合中国花鸟画等传统技法,创造了既重造型又重笔墨技法精到表现的新的中国人物画风格,并在新时期仍然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在浙江美院浓烈的艺术传统精神和学术氛围里,翁振新亲炙诸多名师的谆谆教导,细心揣摩浙派人物画不受具象束缚的意象造型观念,领悟其丰富的笔情墨趣和悠长的诗意韵味,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在继承传统中求蜕变,在借鉴外来艺术中图创新的艺术真谛。而诸多名家教授开明的教育思想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也给他以深刻的启迪。

当时的福建现代人物画还比较薄弱,翁振新在对传统精髓如饥似渴地吮吸的同时,苦苦寻求东、西方审美的交叉点,寻找个人性格、气质、艺术内容和艺术风格为一体的最佳结合点,探求写意人物画的新风格。他无数次地深入八闽大地,研究福建的人文生态和地域特色,终于把目光投向惠安女,选择惠安女的生存空间和文化心理状态这一母体进行写意人物画创作。1997年翁振新的写意人物画《磐石无语》在全国首届中国人物展览中技压群雄,与何家英一起获得银奖(最高奖),为福建中国人物画的复兴,冲出藩篱,争得盛誉。在这次展览的理论研讨会上,翁振新作为获奖作者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对自己的惠安女审美情结以及惠安女题材创作做了深入的分析。殊不知在好评如潮的背后是他多年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付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嫁给大海的女人》、《母亲港》、《惠风》、《海峡风》、《穿越》等一大批表现惠安女的作品不断出现在全国美展上。这些以惠安女为载体的力作发掘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识,表达了磅礴的精神指向,鲜明的个人图式、厚重的时代品格。

多元化已成为当代水墨发展的主要态势,水墨实验、新文人画、写实主义齐头并进,显示出空前的繁荣。翁振新不属于任何派别,也没有将自己纳入什么流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探索,始终保持着思考的纯粹性和创作的纯粹性。他不走捷径,而不走捷径者,必定走的是一条“艺术的苦旅”。


东越文曲罗唐生


翁振新的艺术特色。

擅长写意人物画。在当代中国画领域,翁振新以表现惠安女的闽海意韵著称。事实上翁振新的创作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题性创作,选取的题材主要为具有特色的惠安女和闽海渔民。另一部分是即兴创作的水墨人物画,其表现内容为现代人物(包括惠安女)和古典诗意人物。他的写意人物画以“以形写神”为要义,融合中西艺术元素,兼取南北技法之长,熔铸为一家笔法,形成了雄中寓秀、稳健豪放的艺术品格。他的人物画追求生动、遒劲、骨气,写实与象征浑然一体,或一泻千里,自然洒脱,或情景交融,凝重深远,在深刻理解和反映物象的同时,也融进画家的情感和体验。

主题性人物创作上,翁振新主要以闽南惠安女为表现题材,并深人生活,升华思想感受,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很强艺术震撼力和明显个人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无意于陈述故事,不耽于渲染风情,不图解概念和主题,而是以这些具有强烈民俗特色的闽南女为载体,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历史、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和对母性的赞颂,将西方构成形式的观念与中国画水墨写意人物画技法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具有中国古典绘画和西方古典绘画典雅、庄重的理想境界,呈现出雄壮秀美之感,有着隽永的美学品味,耐人咀嚼。翁振新深受传统水墨画和浙派人物画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水墨素养,而在主题性创作中,他在保留笔墨意韵的基础上,借鉴山水画的技法,多遍皴擦,在平面构成的对比中追求画面的景深和层次,又注重画面形象外形线的处理,既统一又丰富多彩,从而带动人物造型的深化和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体现出水墨趣味的神韵,让传统与现代血脉相连。


话外音之一邵大箴:


翁振新的人物画创作融汇中西手法,造型结实而又自然洒脱,在优美的语言中有宏大的气势和强烈的表现力。他的绘画路子宽,写实、象征、抽象,“大品”、小品,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均得心应手。说明他善于从传统和现代艺术中撷取养料,善于从中西艺术中广览博取,善于从各种艺术门类和样式中接受启发。总之,他善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艺术创造成果,为我所用,努力铸造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画有诗情,有画境,有形象感染力,有精神内涵。他注重艺术创造的内美即气质美。他的作品有较高的美学品味,是耐人咀嚼的,没有丝毫的飘浮和媚俗,在当今画坛这是很难得的。


贾德江:翁振新是当代著名的写意人物画家,写意小品是他主题创作之外的休闲之笔,他更擅长的是对“刚柔相济”的惠安女的描绘。他以浓笔沉墨对惠安女投射以凝重的文化观照和苦涩的人生思考,诉说自己对惠安女独特性格和心态的理解和感悟。颂扬她们柔弱的身躯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所显示的坚如磐石的崇高精神。


翁振新似乎已把笔触直接瞄准当代人日益脆弱的心灵,试图以多维度的图式呼唤苍茫、雄浑与顽强的精神,通过立足当代大文化背景的角度,以更加人性化、内质化的方式去解读惠安女的灵与肉,提出了对惠安女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蕴含着一个画家最为珍贵的人文主义传统精神。


话外音之二翁志承:


回溯翁振新的写意人物画创作历程,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精神上的独立性,他勤于思考,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他在深入传统和直面生活都付出自己的努力,一方面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贴近传统文脉,为传统作出不无当代意义的阐释。另一方面翁振新天生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感应时代脉搏,凸显人物画创作的现实价值尺度和艺术特征,为当代作出不无传统底蕴的思考。从平实到浪漫、从风情到抒情、从精神意向到咏叹,他始终把笔下的人物当做生命与生机来画。从写人、写情到写心,画出意味与心性,传达出对人的生活、生存、发展的关怀,其艺术的追求不是简单的表现自然理想,而是凸显人在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时空中的自我精神相遇。他既不丑化生活,也不粉饰现实,而是直面人生,在变幻的文化情境中透视人性深处的灵魂,品味人性的温暖,在可信的空间中寓意生命的风华气质。如果说翁振新早期在写意人物画的探索是一种内敛与娓娓道来的叙说,那么现如今的表现就是一种心灵放歌式的呼唤。


总之,在经历了人生的丰富体验,感受了中国画发展中的境遇起伏与诸多不确定性中,翁振新以艰辛中的执着、苦涩中的隐忍、重压下的担当精神,游弋于艺术天地之间,开启了写意人物画的一片天地。无论从哪个层面或角度看,翁振新在写意人物画的继往开来中,将现实体验和文化担当融入其中,自觉地审读并建构起视觉新模式,在感性表现与理性思考之间,在写实与意向表真之间,以极具质感和意味的视觉文本,营造出写意人物画具有沉潜、爽朗大气的史诗般艺术气象,彰显出写意人物画的大美境界,为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成功范例。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